压力变送器是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最常见的传感器类型之一。压阻式、电容式和单晶硅谐振式是三种主要类型,各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、优缺点和适用场景。
一、压阻式压力变送器
工作原理
压阻式压力变送器利用单晶硅或多晶硅的压阻效应,将压力引起的机械变形转换为电信号:
1. 压力作用在传感膜片上,膜片发生弹性形变。
2. 膜片上的压阻元件(电阻)因受力发生电阻值变化。
3. 通过惠斯通电桥将电阻变化转化为电压信号,输出与压力成正比的电信号。
特点
• 优点:
1. 精度较高。
2. 结构简单、成本较低。
3. 响应速度快,适合动态压力测量。
• 缺点:
1. 对温度较敏感,需进行温度补偿。
2. 易受机械振动影响。
3. 长期稳定性一般,漂移较大。
应用场景
• 液体、气体和蒸汽的压力测量。
• 工程应用广泛,如水处理设备、汽车油压、制冷系统等。
二、电容式压力变送器
工作原理
电容式压力变送器利用压力引起电容变化的原理:
1. 压力作用在金属或非金属膜片上,使膜片发生弹性形变。
2. 膜片和固定电极形成一个可变电容器,压力变化导致电容值变化。
3. 电容值变化被转化为电信号,输出与压力成比例的信号。
特点
• 优点:
1. 灵敏度高,特别适合微小压力的测量。
2. 温度影响小,长期稳定性好。
3. 适合高压和低压测量。
• 缺点:
1. 对杂质、湿气等环境敏感,需要特殊处理。
2. 信号处理复杂,成本相对较高。
3. 响应速度比压阻式稍慢。
应用场景
• 精密场景,如医用气压、食品加工设备。
• 高温、高压、高腐蚀性的工况,如化工和石油行业。
三、单晶硅谐振式压力变送器
工作原理
单晶硅谐振式压力变送器利用单晶硅中的谐振频率变化原理:
1. 单晶硅膜片上加工有微型谐振器。
2. 压力作用引起膜片变形,导致谐振器的应力变化。
3. 应力变化改变谐振器的振动频率。
4. 测量谐振频率变化后,通过算法解算出压力值。
特点
• 优点:
1. 高精度
2. 长期稳定性好,漂移小,适合长时间测量。
3. 抗干扰能力强,对电磁和环境干扰不敏感。
4. 适合高温、高压和恶劣环境。
• 缺点:
1. 制造成本高,价格昂贵。
2. 响应速度稍慢,适合静态或准动态测量。
3. 设计和校准复杂。
应用场景
• 需要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场合,如石油天然气管道、航空航天压力测量。
• 计量和科研设备。
三种压力变送器的对比

原创文章,作者:梦南圆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nyuan.cn/archives/174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