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测量

屏蔽电缆背后的理念

1. 为什么要用屏蔽电缆?

在电气和电子系统中,电缆不仅传输信号,还可能成为“天线”,接收或辐射电磁波,从而造成 电磁干扰(EMI) 或 射频干扰(RFI)

  • 干扰的来源:
    • 电机、继电器、开关等产生的电磁噪声
    • 高频数字电路的开关信号
    • 无线电发射器、手机、Wi-Fi 等外部射频信号
  • 干扰的后果:
    • 模拟信号中出现噪声(音频杂音、图像雪花)
    • 数字通信出错、丢包
    • 控制系统误动作、传感器测量不准

屏蔽电缆的目的就是阻断干扰的传播路径,保护信号的完整性和设备的稳定性。


2. 屏蔽的基本原理


屏蔽的本质是 电磁场隔离,依赖以下物理效应:

  1. 法拉第笼效应一个导电的屏蔽层能将外部电磁场引导到地,从而让内部导体“躲在笼子里”免受干扰。
  2. 镜像电流与反射当电磁波撞击屏蔽层,导体中会感应出镜像电流,产生与入射场相反的场,部分抵消干扰。
  3. 吸收衰减电磁波在导体内传播时,会因集肤效应产生能量损耗(转化为热),削弱干扰强度。

最终效果取决于:

  • 屏蔽材料的导电率、磁导率
  • 屏蔽层厚度
  • 编织密度或覆盖率
  • 接地方式是否正确

3. 屏蔽电缆的结构

典型屏蔽电缆由以下部分组成(从里到外):

  1. 导体:传输信号或电源的金属线芯
  2. 绝缘层:保证相邻导体之间电气隔离
  3. 屏蔽层(关键):常见形式有
    • 编织屏蔽:铜丝网编织,机械强度好,柔软
    • 箔式屏蔽:铝箔+排流线,覆盖率高,高频屏蔽好
    • 双层屏蔽:箔+编织,兼顾高频和低频干扰
  4. 护套:外层绝缘保护,抵抗机械磨损、化学腐蚀

4. 屏蔽的效果与指标

屏蔽性能常用 屏蔽效能(Shielding Effectiveness, SE) 表示,单位 dB,数值越大屏蔽越好。

公式:

SE=20log10E/E

举例:

  • SE = 20 dB → 干扰减小 10 倍
  • SE = 60 dB → 干扰减小 1000 倍

5. 屏蔽接地的关键

⚠️ 屏蔽电缆如果接地不当,屏蔽层可能反而变成“天线”,引入更多噪声。

常见接地方式:

  • 单端接地:低频信号优先,避免地环路
  • 双端接地:高频信号优先,提供更完整的屏蔽路径
  • 360°接地:推荐在工业现场,保证屏蔽层连续性

6. 应用场景举例

  • 工业自动化:PLC、传感器、变频器信号线
  • 音视频传输:麦克风线、HDMI、SDI
  • 高速数据通信:USB、以太网(STP、FTP)
  • 医疗设备:心电图、超声波探头线
  • 航空航天与军工:抗强电磁脉冲干扰

✅ 总结:

屏蔽电缆的核心理念是用导电层隔离和耗散电磁干扰,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接地方式,保护信号质量和系统可靠性。选用合适的屏蔽类型、材料和接地策略,是电磁兼容(EMC)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屏蔽电缆背后的理念

原创文章,作者:梦南圆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nyuan.cn/archives/18483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联系我们

邮箱:service.mnyuan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7:00,节假日休息

QR co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