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测量

发电厂热力循环

1. 热力循环的本质

发电厂(以蒸汽动力厂为例)的工作原理是:

  • 燃料燃烧 → 产生高温高压蒸汽 → 推动汽轮机做功 → 带动发电机发电 → 冷凝回水 → 再次加热循环。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热力循环。理论上,热机效率取决于高温热源和低温冷源之间的温差(卡诺效率)。

2. 典型的热力循环:朗肯循环(Rankine Cycle)

几乎所有的蒸汽动力发电厂都基于朗肯循环

它有四个基本过程:

  1. 泵送(压缩过程,等熵压缩)
    • 给水泵把冷凝器出来的低压水抽回锅炉,升高压力。
    • 功耗很小,可以忽略不计。
  2. 加热与蒸发(等压吸热)
    • 高压水进入锅炉,先被加热成饱和水,再蒸发成蒸汽,最后过热成高温高压蒸汽。
    • 蒸汽获得的热量主要来自燃料燃烧或核裂变。
  3. 膨胀做功(等熵膨胀)
    • 高温高压蒸汽进入汽轮机,推动叶片旋转,膨胀成低压蒸汽。
    • 这是循环中输出功的核心环节
  4. 冷凝(等压放热)
    • 低压蒸汽进入冷凝器,与循环冷却水换热,放出热量变成饱和水。
    • 释放的热量大部分进入河流/海水或冷却塔。

这四个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。


3. 热力循环的能量流动

  • 输入能量:燃料燃烧(锅炉吸热)
  • 输出能量:汽轮机发电(做功)
  • 损失能量:冷凝放热 + 管道散热 + 摩擦损失

循环效率 = (汽轮机做功 – 泵功) ÷ 锅炉吸热

在实际电厂中:

  • 热效率通常在 35%~45% 左右(超临界机组可达 45% 以上)。
  • 余下的热量作为低品位热排入环境。

4. 提高朗肯循环效率的措施

为了让发电厂效率更高,工程师们改进了基本循环:

  1. 再热循环
    • 蒸汽在汽轮机中部分膨胀后,回锅炉再加热一次,然后继续做功。
    • 作用:避免蒸汽过湿,增加平均温度差,提高效率。
  2. 回热循环(抽汽加热)
    • 从汽轮机中抽出部分蒸汽,加热给水,使其进入锅炉前温度更高。
    • 作用:减少锅炉加热所需的热量,提高循环效率。
  3. 提高蒸汽参数
    • 使用高温高压蒸汽(超临界、超超临界),提高做功能力。
  4. 联合循环
    • 燃气轮机发电 + 废气余热锅炉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 → 整体效率可达 55%~62%

5. 常见几种电厂的热力循环

  • 燃煤电厂:典型朗肯循环,辅以再热+回热。
  • 核电厂:蒸汽发生器代替锅炉,仍是朗肯循环,但蒸汽参数较低。
  • 燃气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:燃气轮机(布雷顿循环)+ 蒸汽轮机(朗肯循环)的耦合。

✅ 一句话总结

发电厂的热力循环就是朗肯循环及其改进型,核心思想是:

燃料燃烧 → 加热工质 → 蒸汽做功 → 冷凝回收 → 再次循环。

通过再热、回热、联合循环等方式不断提高效率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梦南圆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nyuan.cn/archives/18457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联系我们

邮箱:service.mnyuan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7:00,节假日休息

QR co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