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系统架构(System Architecture)
1. 定义
系统架构是一个系统的结构性设计,描述了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(硬件、软件、网络、数据流等)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。
它类似于“房子的蓝图”,决定了系统功能、性能、扩展性、安全性和可维护性。
2. 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典型架构
分层结构(层次化架构) —— ISA-95 / Purdue模型
常见的工业控制系统采用五层结构(从底到顶):
层级 | 名称 | 功能 |
---|---|---|
0层 | 现场设备层(Field Level) | 传感器、执行器等,直接与物理设备接触 |
1层 | 控制层(Control Level) | PLC、DCS等控制器,对设备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 |
2层 | 监控层(Supervisory Level) | SCADA、HMI系统,对控制过程进行监控与可视化 |
3层 | 操作管理层(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Level) | MES,管理生产过程、调度、质量追踪 |
4层 | 企业管理层(Enterprise Level) | ERP系统,负责财务、订单、供应链等宏观管理 |
3. 系统架构设计重点
- 模块化设计:不同功能用不同模块,方便维护和升级。
- 冗余设计:如主备PLC/服务器,保障系统可靠性。
- 通信架构:如工业以太网、Profibus、Modbus等协议,确保层与层之间通讯顺畅。
- 网络安全结构:通过划分工业DMZ、防火墙、访问控制等保护系统。
二、过程控制系统哲学(Process Control System Philosophy)
1. 定义
过程控制系统哲学是制定控制策略、控制逻辑、报警管理、操作界面以及系统维护的一套思想框架和规范,是设计和实施控制系统的“指导思想”。
它回答的是:“我们为什么和怎么控制生产过程”。
2. 关键组成部分
① 控制策略(Control Strategy)
- 闭环控制(Closed-Loop):如PID控制,实现温度、压力等自动调节。
- 开环控制(Open-Loop):如手动设定阀门开度,不依赖反馈。
- 顺序控制(Sequential Control):按流程顺序控制(如启动泵→打开阀→加热)。
- 高级控制(APC、模型预测控制MPC):用于复杂或优化场景。
② 安全与连锁逻辑(Safety & Interlock Philosophy)
- 确保设备在异常情况下自动停机,防止事故。
- 例如:“压力超过设定值 → 自动关闭加热器并发出报警”。
③ 报警管理(Alarm Philosophy)
- 定义哪些情况触发报警,报警级别(信息/警告/紧急),防止报警泛滥。
- 优化报警系统:使用报警优先级管理、死区设置、报警延迟等技术。
④ HMI设计哲学(Human-Machine Interface)
- HMI界面应简洁、直观,符合操作者习惯。
- 高性能HMI:采用颜色编码(红=故障,黄=报警,绿=正常),图形展示流程状态。
⑤ 模块化编程与标准化命名
- 所有控制对象(如泵、阀门)使用标准模板(如PMP101、VALVE202)。
- 遵循如ISA-88、ISA-101等国际标准。
三、系统架构 vs 控制哲学的关系
方面 | 系统架构 | 控制哲学 |
---|---|---|
关注点 | 系统硬件/软件结构 | 控制逻辑、操作规则、报警策略 |
设计对象 | PLC、服务器、网络、通信等 | PID、顺序控制、报警、HMI界面等 |
目的 | 保证系统运行稳定、可靠、可维护 | 保证过程控制准确、安全、符合工艺要求 |
影响 | 设备选型、通信设计 | 控制程序结构、操作界面、报警规则 |
四、实际案例分析(示意)
比如一个加热釜系统(用于反应化工产品):
架构设计
- PLC控制阀门、加热器、搅拌器;
- SCADA监控温度、压力;
- 上位机与ERP系统对接,实现配方管理。
控制哲学设计
- 控制逻辑:自动恒温加热,温度超过90℃触发连锁停加热;
- 报警策略:温度>95℃触发高温报警(优先级高);
- 操作界面:显示温度趋势图,允许手动/自动切换模式;
- 使用模块化程序:每个阀门/泵/加热器采用标准FB(功能块)。
五、总结
点评 | 内容 |
---|---|
系统架构 | 是“硬件与软件的大框架”,侧重结构与通信 |
控制哲学 | 是“控制系统的大脑思想”,侧重逻辑与策略 |
结合运用 | 一个高效可靠的过程控制系统,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架构设计和控制哲学 |

原创文章,作者:梦南圆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nyuan.cn/archives/183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