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测量

工业自动化的五个层次

工业自动化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,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。这五个层次通常按照ISA-95(国际自动化学会)标准进行划分,包括设备层、控制层、监控层、生产管理层和企业管理层。下面详细讲解每个层次的作用及其主要技术:


1. 设备层(感知层)

• 功能:负责现场数据采集和基本执行操作,是整个自动化系统的基础。

• 主要设备

• 传感器(温度、压力、流量、液位等)

• 执行器(电机、气缸、液压元件等)

• 变频器、开关、继电器等

• 特点

• 直接与物理世界交互

• 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,并由执行器完成动作

• 通信方式包括模拟信号、数字信号、现场总线等


2. 控制层

• 功能:对设备层的数据进行处理,并控制设备的运行,实现自动控制。

• 主要设备

•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(PLC)

• 计算机数控系统(CNC)

• 运动控制器(如伺服驱动系统)

• 逻辑控制单元(如DCS系统中的控制器)

• 特点

• 负责执行逻辑运算和实时控制

• 采用工业总线(如MODBUS、PROFIBUS、CAN等)与设备层通信

• 运行实时性要求高,通常采用嵌入式系统或工业计算机


3. 监控层(HMI/SCADA层)

• 功能:对控制层的数据进行可视化、监控和管理,提供人机交互界面。

• 主要设备

• 人机界面(HMI,触摸屏、工业平板电脑等)

• 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(SCADA)

• 工业计算机(IPC)

• 特点

• 提供数据可视化,便于操作员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

• 具有报警管理、数据记录、远程控制等功能

• 通过工业以太网、OPC协议等与控制层通信


4. 生产管理层(MES层)

• 功能:负责生产计划、资源管理、数据分析,实现制造执行系统(MES)。

• 主要系统

• 制造执行系统(MES)

• 质量管理系统(QMS)

• 生产调度系统

• 设备维护管理系统(EAM)

• 特点

• 实现生产过程优化,提高生产效率

• 连接监控层和企业管理层,实现信息整合

• 采用数据库、工业大数据分析、物联网技术


5. 企业管理层(ERP层)

• 功能:负责企业资源规划、决策支持、供应链管理等。

• 主要系统

• 企业资源规划系统(ERP)

• 供应链管理系统(SCM)

• 客户关系管理系统(CRM)

• 业务智能(BI)分析系统

• 特点

• 关注整体企业运营,整合财务、物流、人力资源等信息

• 采用云计算、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

• 通过API或数据接口与MES系统对接,实现信息共享


总结

层次主要功能主要设备/系统
设备层现场数据采集与执行传感器、执行器、变频器等
控制层自动控制与逻辑处理PLC、DCS、CNC、运动控制器
监控层数据监控与可视化HMI、SCADA、工业计算机
生产管理层生产调度与优化MES、QMS、EAM等
企业管理层企业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ERP、SCM、CRM、BI

工业自动化的五个层次从底层设备到高层管理,构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系统,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、优化管理、降低成本,实现智能制造。

工业自动化的五个层次

原创文章,作者:梦南圆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nyuan.cn/archives/17871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联系我们

邮箱:service.mnyuan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7:00,节假日休息

QR co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