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铁的炼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包括矿石开采、冶炼、生铁转化为钢、精炼及后续加工等多个环节。下面详细介绍整个流程:
1. 铁矿石的开采与准备
钢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,铁矿石需要经过采矿、破碎、筛分等多个步骤才能进入炼铁流程。
(1)铁矿石的种类
常见的铁矿石有:
• 磁铁矿(Fe₃O₄):含铁量高,磁性强,常用于选矿。
• 赤铁矿(Fe₂O₃):含铁量较高,主要铁矿石之一。
• 褐铁矿(Fe₂O₃·H₂O):含水氧化铁矿,品位较低。
• 菱铁矿(FeCO₃):铁含量较低,需煅烧去除CO₂。
(2)矿石处理
• 破碎与筛分:铁矿石从矿山开采出来后,需经过破碎机粉碎,再通过筛分机分选合适粒度的矿石。
• 选矿:提高铁矿石品位,常用磁选、重选、浮选等方法。
• 烧结或球团化:
• 烧结:将铁矿粉加上熔剂(如石灰石)和燃料(如焦炭粉)在烧结机上烧结成块状,提高透气性,方便高炉冶炼。
• 球团化:将铁矿粉与黏结剂混合成小球,再在回转窑或带式焙烧机中高温烧结成球团矿,提高强度和透气性。
2. 炼铁(高炉炼铁)
高炉炼铁是现代钢铁生产的主要方法,将铁矿石转化为生铁。
(1)高炉结构
高炉是一种竖炉,包括:
• 炉喉:最上部,加入矿石、焦炭和熔剂。
• 炉身:发生还原反应。
• 炉腰和炉腹:温度升高,铁矿石逐步熔化。
• 炉缸:最下部,生铁和炉渣在此分离,定期排出。
(2)原料投入
• 铁矿石:提供铁元素。
• 焦炭:提供热量和还原气体(CO)。
• 熔剂(石灰石CaCO₃):去除杂质,形成炉渣。
(3)冶炼反应
• 焦炭燃烧:
C + O₂ → CO₂ + 热量
• 还原反应(CO 还原铁矿石):
CO₂ + C → 2CO
Fe₂O₃ + 3CO → 2Fe + 3CO₂
• 石灰石分解及渣铁分离:
CaCO₃ → CaO + CO₂
CaO + SiO₂ → CaSiO₃(炉渣)
(4)生铁排出
冶炼出的生铁含碳量较高(3.5%~4.5%),脆而硬,需要进一步精炼成钢。
3. 炼钢
炼钢的目的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,去除硫、磷等杂质,使其成为性能更好的钢。
(1)主要炼钢方法
(A)转炉炼钢
• 原料:生铁(液态)、废钢、石灰。
• 工艺流程:
1. 向转炉中加入液态生铁和废钢;
2. 吹入高压氧气,使碳、硅、磷等氧化;
3. 生成的氧化物与石灰结合形成炉渣排出;
4. 取样分析成分,调整合金成分;
5. 出钢。
• 主要反应:
C + O₂ → CO₂
Si + O₂ → SiO₂
P + 5O₂ → P₂O₅
(B)电弧炉炼钢
• 适用于高质量钢材,如不锈钢、特殊合金钢。
• 使用电弧加热废钢,温度高达 1600℃ 以上。
• 更环保,可大量回收废钢。
(2)精炼
精炼是进一步调整钢的成分,常见方法有:
• 炉外精炼:包括真空脱气、合金化、脱硫等。
• 连铸:将钢水连续浇铸成坯料,提高成材率,减少浪费。
4. 轧制与加工
炼钢后得到的钢锭或钢坯需要进一步加工成各种钢材。
(1)热轧
• 将钢坯加热至1200℃左右,在轧机上压延成所需形状(如钢板、钢筋)。
• 适用于制造建筑钢材、船舶钢材等。
(2)冷轧
• 热轧后的钢材在常温下进一步轧制,提高表面光洁度和机械性能。
• 适用于制造汽车钢板、电工钢等。
(3)热处理
• 退火:提高钢的塑性,降低硬度。
• 淬火:提高硬度和强度。
• 回火:降低淬火后脆性,提高韧性。
(4)表面处理
• 镀锌:防止钢材生锈。
• 喷漆:增加耐腐蚀性。
总结
钢铁的炼制过程涉及多个环节:
1. 铁矿石开采与准备:破碎、筛分、选矿、烧结/球团化。
2. 高炉炼铁:矿石与焦炭在高炉中冶炼成生铁。
3. 炼钢:转炉或电弧炉精炼生铁,去除杂质,制成钢水。
4. 轧制加工:钢水铸成钢坯后进行热轧、冷轧、热处理等加工。
在炼钢过程中,各种测量仪表对于控制温度、压力、流量、化学成分等参数至关重要。这些仪表分布在不同的环节,包括高炉炼铁、炼钢、精炼、连铸及轧制加工等工序。以下是详细的仪表分类及其作用:
1. 高炉炼铁阶段的仪表
高炉炼铁是钢铁生产的第一步,涉及铁矿石、焦炭、熔剂的熔炼。需要监测温度、压力、流量、成分等多个参数。
(1)温度测量
• 热电偶(B型、S型、K型)
• 监测炉内温度(1000~2000℃)。
• 主要安装在炉腹、炉腰、炉缸等部位。
• 红外测温仪
• 远距离测量高炉内部温度,避免高温环境影响传感器。
(2)压力测量
• 高炉煤气压力变送器(电容式、扩散硅式)
• 测量高炉煤气压力(常规范围 0~200 kPa)。
• 帮助优化鼓风量,防止炉况异常。
• 炉内气体压力传感器
• 用于监测高炉内部不同区域的气压,防止压力异常导致炉缸结瘤或悬料。
(3)流量测量
• 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
• 测量鼓风量、煤气流量,提高燃烧效率。
• 电磁流量计
• 测量冷却水循环流量,防止炉体过热。
(4)成分分析
• 在线煤气成分分析仪(红外、磁氧)
• 检测高炉煤气中的 CO、CO₂、H₂、O₂ 含量,以优化冶炼过程。
• 炉渣成分分析仪(X射线荧光光谱仪)
• 检测炉渣中 SiO₂、CaO、Al₂O₃ 等成分,指导熔剂配比调整。
2. 炼钢阶段的仪表
炼钢是将生铁转化为钢的过程,通常采用 转炉炼钢 或 电弧炉炼钢,涉及高温氧化、脱碳、脱硫等反应。
(1)温度测量
• 浸入式热电偶(铂铑热电偶)
• 直接插入钢水测量温度(1300~1800℃)。
• 用于判断钢水温度是否合适,以决定下一步工序。
• 光学高温计(红外测温仪)
• 用于非接触测量钢水温度,避免损坏探头。
(2)压力测量
• 转炉氧枪压力传感器
• 监测氧枪吹氧压力,确保氧气供给稳定,避免氧枪喷溅事故。
• 电弧炉炉盖压力传感器
• 监测炉内负压,防止炉气泄漏,提高安全性。
(3)流量测量
• 氧气质量流量计
• 测量吹氧流量,确保氧气供给稳定(常见范围 0~200 Nm³/h)。
• 煤粉喷吹流量计(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)
• 监测喷吹煤粉流量,提高燃烧效率,降低成本。
(4)成分分析
• 钢水成分分析仪(光谱分析仪 OES)
• 实时监测钢水中 C、Si、Mn、P、S 含量,调整合金添加比例。
• 炉气分析仪(激光气体分析仪)
• 测量炉内 CO、CO₂、O₂ 变化,优化燃烧效率。
3. 精炼与连铸阶段的仪表
精炼(LF炉、VD炉等)用于脱硫、脱氧、均匀化钢水成分,而连铸用于将钢水浇注成钢坯。
(1)温度测量
• 钢包热电偶
• 监测钢水温度,确保精炼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1550~1700℃ 之间。
• 激光测温仪
• 远程监测连铸结晶器温度,防止钢坯粘结或裂纹。
(2)压力测量
• 真空精炼炉压力变送器
• 监测 VD 炉、VOD 炉的真空度,确保脱气效果(0.1~10 Pa)。
(3)流量测量
• 氩气流量计
• 监测钢包底部搅拌氩气流量,提高钢水均匀性。
(4)成分分析
• 在线连铸钢液成分分析仪
• 检测钢液流动过程中元素含量,防止成分波动。
• 连铸二冷水分析仪
• 监测冷却水成分,防止腐蚀或结垢影响钢坯质量。
4. 轧制与加工阶段的仪表
轧制阶段主要包括 热轧、冷轧、热处理,需要精确控制温度、厚度、速度等参数。
(1)温度测量
• 红外测温仪
• 监测热轧钢板表面温度,确保轧制温度在 800~1200℃ 之间。
• 感应测温仪
• 用于冷轧工艺中测量钢材温度,防止过冷导致硬化。
(2)压力测量
• 液压系统压力传感器
• 监测轧机液压油压力,确保轧辊压力稳定,避免断裂。
(3)厚度与速度测量
• 激光测厚仪
• 实时监测钢板厚度,保证轧制精度(精度可达 ±0.01mm)。
• 激光测速仪
• 监测轧制速度,提高产品一致性。
(4)表面质量检测
• 在线超声波探伤仪
• 检测轧制钢板是否存在内部裂纹、气泡等缺陷。
• 涡流探伤仪
• 检测表面缺陷,如划痕、夹杂物等。
总结
在整个炼钢过程中,需要使用多种仪表来监测关键参数:
1. 温度测量:热电偶、红外测温仪、激光测温仪等。
2. 压力测量:高炉压力变送器、氧枪压力传感器、液压传感器等。
3. 流量测量:电磁流量计、气体流量计等。
4. 成分分析:光谱分析仪、炉气分析仪、X 射线荧光仪等。
5. 厚度与表面检测:激光测厚仪、超声波探伤仪等。
整个过程中可能还包含一些物位计,雷达,超声波等阀门定位器等等、这些仪表在不同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,确保钢铁生产的质量、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梦南圆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nyuan.cn/archives/178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