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空化?
空化是指液体在局部压力降到其饱和蒸汽压以下时,液体发生汽化形成气泡,这些气泡在随后的高压区又迅速塌陷(破裂)并消失的现象。
你可以把它理解为:
液体中的“沸腾”不是因为温度升高,而是因为压力太低,于是局部出现了许多“气泡”,这些气泡被后续的高压迅速压碎。
这种气泡的生成和破裂过程非常剧烈,会伴随强烈的冲击波和局部高温,对设备造成严重破坏。
二、空化的成因
空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局部压力低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。常见诱因有:
- 流速过快 → 静压下降根据伯努利方程:流速增加会导致压力下降,如果降到饱和蒸汽压以下就会空化。
- 典型场景:泵的吸入口、螺旋桨叶片背面、节流阀狭窄处。
- 泵吸入口安装过高 → 入口压头不足液面与泵入口之间的压差不足,泵吸入口压力太低,形成空化。
- 液体温度高 → 饱和蒸汽压升高液体越热越容易气化,即使压力下降不多也会形成空化。
- 局部阻力大 → 压降明显弯管、阀门、叶片几何形状不合理都会引起压力骤降,导致空化。
三、空化的危害
空化不仅仅是“气泡”,它对设备的破坏非常严重:
- 机械破坏:气泡塌陷产生的微射流冲击金属表面,造成材料剥蚀、点蚀,设备表面出现蜂窝状坑洞。
- 振动和噪声:气泡爆裂引发的冲击波会让泵或螺旋桨产生噪声和强烈振动。
- 性能下降:泵或推进器的流量、扬程、效率明显下降,甚至引起失效。
四、简单类比
想象一下你在烧水,水到了沸点就会冒泡。但如果把水放到真空中,它在常温下也会沸腾。
空化就类似于“被强行拉成真空”的局部沸腾,只不过这种沸腾非常局部、快速、剧烈,而且气泡很快又被“挤碎”。
五、如何防止空化(简要)
- 保证足够的入口压力(提高液面高度、降低吸入管阻力)。
- 降低液体温度,避免接近饱和状态。
- 优化泵叶片、阀门、管道设计,避免局部压力过低。
- 选用抗空化材料,提高耐蚀性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梦南圆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mnyuan.cn/archives/185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