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测量

蒸汽伴热和电伴热

一、伴热的基本概念

在工业管道和储罐中,很多介质(如原油、沥青、树脂、化工原料等)在低温下会 凝固、黏度增大或结晶,影响输送和生产。

为保证它们能顺利流动,需要对管道或罐体进行 伴热(Heat Tracing)

伴热就是在被伴热对象(管道/设备)外部布置加热装置,保持其温度在所需范围。

常见方式有:蒸汽伴热电伴热、热水伴热、导热油伴热等,其中蒸汽伴热和电伴热最常见。


二、蒸汽伴热


1. 工作原理

  • 利用 高温蒸汽 在伴热管内流动,通过金属管壁传热,给被伴热管道加热。
  • 蒸汽在伴热管内冷凝成水 → 释放潜热(相变热),传热效率很高。
  • 冷凝水需通过疏水阀排出,保持伴热系统连续运行。

2. 系统组成

  • 蒸汽主管 → 分支管 → 伴热管(缠绕或平行敷设在工艺管道旁边)
  • 疏水阀、集水器
  • 保温层(减少散热)

3. 特点

✅ 优点

  • 传热效率高(相变潜热大,能快速升温)。
  • 适合大范围、长距离的伴热。
  • 系统简单,常见于炼油、化工厂。
  • 对电气防爆要求低(无电源)。

❌ 缺点

  • 需要蒸汽锅炉及管网,建设成本高。
  • 热量不易精准控制,容易过热或不均匀。
  • 管道多,易腐蚀、漏点多,维护工作量大。
  • 蒸汽冷凝水必须及时排放,否则会影响伴热效果。

4. 应用场景

  • 需要大规模供热的场所(炼油厂、化工厂)。
  • 工艺温度要求不太精确(一般维持 40~150℃)。
  • 厂区已有蒸汽动力系统时。

三、电伴热

1. 工作原理

  • 利用 电热电缆 通电后产生焦耳热(电流 × 电阻),加热管道或罐体。
  • 通过保温层保持热量,使工艺介质温度稳定。

2. 系统组成

  • 发热电缆(并联恒功率、串联恒功率或自限温电缆)。
  • 电源控制柜(带温控器/PLC,精准调节温度)。
  • 保护装置(防爆、防过热、漏电保护)。
  • 保温层。

3. 特点

✅ 优点

  • 控温精准(±1~2℃),可实现智能控制。
  • 安装相对灵活,特别适合局部、小规模伴热。
  • 无需蒸汽系统,适合没有锅炉的工厂。
  • 自限温电缆具有自动调节功率功能,节能、安全。
  • 管道布局简洁,无需疏水阀等复杂设备。

❌ 缺点

  • 初始电缆成本较高。
  • 长距离大范围供热不如蒸汽经济。
  • 需要可靠的电源系统,耗电量大。
  • 在防爆场所需采用专用防爆电伴热。

4. 应用场景

  • 需要精确控温的场所(医药、食品、精细化工)。
  • 小规模、局部伴热(短管道、储罐)。
  • 没有蒸汽系统的工厂或远离锅炉的区域。

四、蒸汽伴热 vs 电伴热 对比表

对比项蒸汽伴热电伴热
热源蒸汽(锅炉提供)电能(电缆发热)
传热效率高,利用潜热较高,但依赖电缆功率
温度控制难精确控制可精准控制
适用范围大范围、长距离小范围、局部
投资成本需锅炉和管网,前期投资大电缆成本高,但安装简便
运行成本若已有蒸汽系统则低取决于电价,能耗较高
维护管道腐蚀、疏水阀维护量大电缆寿命长,基本免维护
安全性高温蒸汽,易烫伤、泄漏有触电、过热风险,需电气保护
典型行业石化、炼油、冶金医药、食品、精细化工、局部改造

五、总结

  • 蒸汽伴热:适合 大规模、长距离,尤其是已有蒸汽资源的工厂,但维护繁琐。
  • 电伴热:适合 小规模、需要精确控温 的场合,尤其适合没有蒸汽的现代工厂。
  • 在实际工程中,也常出现 混合伴热:主体管网用蒸汽伴热,关键工艺环节用电伴热精准控温。
蒸汽伴热和电伴热

原创文章,作者:梦南圆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mnyuan.cn/archives/18527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联系我们

邮箱:service.mnyuan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7:00,节假日休息

QR co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