泵气蚀(Pump Cavitation) 是泵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破坏性现象。它不仅会造成设备效率降低、振动加剧和噪音增大,严重时还会导致叶轮等部件损坏、系统瘫痪
一、什么是泵气蚀?
1. 定义
泵气蚀是指泵吸入口附近的液体由于压力过低,局部沸腾产生气泡,随后气泡随液体流入高压区后迅速破裂(塌陷),对泵的金属表面造成冲击和损伤的现象。
2. 形成过程简要说明:
- 泵吸入口压力下降(通常因安装高度过高或阻力过大);
- 当液体局部压力降低到低于该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,液体开始汽化形成气泡;
- 气泡随液体流入到叶轮出口的高压区;
- 在高压作用下,气泡剧烈塌陷,瞬间释放出强大的冲击力;
- 冲击破坏泵体材料,形成气蚀破坏。
二、泵气蚀的典型特征
- 异常噪音:像砂子或石子打击金属的声音;
- 剧烈振动:运行不稳定;
- 扬程/流量下降:泵性能变差;
- 泵壳或叶轮损坏:尤其是吸入口或叶轮前缘出现蜂窝状小坑;
- 系统效率降低。
三、为什么会发生气蚀?(形成原因)
1. 吸入口压力过低:
- 吸入液位太低;
- 管道阻力大(长距离、弯头多、阀门节流);
- 泵安装位置高于液面(吸上高度过大);
2. 液体温度过高:
导致饱和蒸汽压升高,更容易发生气化;
3. 选型不当:
泵的**必需汽蚀余量(NPSHr)太高,而系统实际的汽蚀余量(NPSHa)**不足;
四、NPSH:气蚀的关键指标
1. NPSHr(必需汽蚀余量):
- 泵在设计流量下所需的最小入口压力余量,由泵厂家提供。
2. NPSHa(可用汽蚀余量):
- 实际工况下,液体在泵吸入口处的压力减去饱和蒸汽压后的值。
3. 气蚀判定原则:
- 若 NPSHa < NPSHr → 一定会发生气蚀。
五、如何有效避免泵气蚀?(预防措施)
✅ 1. 提高吸入口压力(增加 NPSHa):
- 降低泵的安装高度(尽可能靠近液位);
- 减少吸入管路的长度与弯头数量,避免不必要的节流;
- 使用大口径、光滑的吸入管道,降低流速减少阻力;
- 保证吸入液位充足,避免“空抽”;
- 保持吸入罐的压力,必要时加压(密封罐);
✅ 2. 降低液体温度:
- 在高温介质输送时,控制温度不过高;
- 合理设置换热器或冷却系统;
✅ 3. 正确选型:
- 确保选用的泵NPSHr小于系统的NPSHa;
- 若系统NPSHa无法提升,可选择低NPSHr泵型(如双吸泵、多级泵、诱导轮泵);
- 若输送易汽化液体(如液氨、LNG),需特别关注气蚀设计;
✅ 4. 安装诱导轮(Inducer):
- 在叶轮前端加装诱导轮,可提升入口压力,减轻气蚀倾向。
✅ 5. 安装气蚀监测系统(工业场景):
- 在线监测振动与噪音变化,及早预警;
- 结合控制系统做流量、温度、压力调节;
六、气蚀的危害不可忽视!
持续发生气蚀,会导致:
- 叶轮金属疲劳破裂;
- 水力性能恶化;
- 动平衡破坏;
- 设备寿命缩短;
- 整个泵站或工艺系统停产。
七、小结
气蚀核心概念 | 内容 |
---|---|
定义 | 液体局部汽化→气泡形成→气泡塌陷→破坏泵体 |
判别标准 | NPSHa 必须 > NPSHr |
危害 | 噪音、振动、效率低、金属损坏 |
避免措施 | 减少吸入阻力、提高液位、降低温度、选对泵 |

原创文章,作者:梦南圆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mnyuan.cn/archives/18372